推广 热搜: 茶叶销售  博览会  茶业金融  云南  武夷茶文化  茶叶  雅安茶  茶叶深加工  农药残留  中国茶产业 

到五店市 看万应茶的前世今生

   2014-10-10 泉州晚报950
核心提示:中华茶产业信息网10月10日讯 据泉州晚报消息有一句话说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不假的。这座城里,关于佛和圣的
中华茶产业信息网10月10日讯  据泉州晚报消息有一句话说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不假的。这座城里,关于佛和圣的传奇,千百年来不仅在庙宇和书院中氤氲不息,就连泉州人日常喝的一味茶——灵源万应茶,都充满着悬壶济世、普世济人的初心。

  走进晋江五店市传统历史街区,从入口拾阶而上,一片红砖燕尾的古厝就铺开在眼前。左手边的第一座,是三进五开间的明代官邸天官第。如今,则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万应茶文化园的所在地。在这里,头顶首批中华老字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省著名商标等诸多绚烂光环的灵源万应茶,铺开了600多年的历史,让人尽览其前世今生。

  万应茶的创始人是沐讲禅师。从二进天井前的铜像看,他是慈眉善目的僧人,已看不出从军定邦的将领之气。据记载,沐讲,俗姓张名定边,陈友谅部将。元末,友谅举事兵败,张于洪武元年遁入泉南灵源山隐居。为避嫌,削发为僧,自号沐讲。入空门后,沐讲不问尘俗事,究心佛理。时值兵荒马乱年代,又适逢疟疾瘟疫蔓延。为治病救人,沐讲率众僧人踏遍群山,采百草,取17味灵源山独特的青草药再配中药材共59味,以寺前师姑井的天然泉水,精心炮制、历练成丹,时称“菩提丸”,即今日的灵源万应茶,在疏风解表、调胃健脾、祛痰利湿等方面疗效显著。

  究竟是沐讲的诚意感动了神佛?还是他确已从军将转变为佛理和药理皆长的禅药师?数百年的时光已反复检验万应茶的名不虚传,再探究这些似乎无甚必要。不过,在天官第的一侧厢房内,紫苏、白术、红茶、青蒿、墨旱莲、金银花……流淌着山水灵气的59味中草药陈在架上;切药、捣药、碾药、搅拌、熏蒸、发酵、制作成型、晾晒风干等工序一览无余,既彰显着万应茶对其方子的底气,也仿佛静待着有志者破解其中的奥秘。

  长期以来,万应茶的药方一直为灵源寺的住持僧人所继承。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因为历史原因,寺内的僧人在时局中纷纷还俗。当时的住持广雨禅师不想让秘方就此失传,就将其传给了山下有威望的村民吴裕以。此后,吴家先后成立了晋江县灵源茶饼厂、泉州市灵源药业有限公司,并在原来的万应茶丸、茶饼基础上,创新研制万应袋泡茶和八宝茶、菊花茶、薄荷茶、清凉茶、冰硼散等品类,造福更深广。

  环游这三进院落,万应茶发展脉络清晰可探,灵源山沙盘、得月亭、师姑井等微缩模拟版的“地理”,更仿佛把灵源山“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的风土复刻了到现场。更值得说道的是,茶文化园所在的天官第,为明嘉靖吏部验封员外郎、浙江参议庄一俊的宅子,出砖入石充分体现了闽南建筑风格,而端庄素雅的木石构件,则是简约明代建筑风的最好注脚。

  参观完茶文化园,走出门外,还有晋江非遗展示馆、苏献忠艺术馆、五店市民俗馆、朝北大厝、郑焕彩宅、庄氏家庙等更多精彩等着你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合作中心  |  投稿须知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