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茶叶销售  博览会  茶业金融  云南  武夷茶文化  茶叶  雅安茶  茶叶深加工  农药残留  中国茶产业 

告诉您一个真实而高贵的大红袍

   2014-08-02 互联网690
核心提示:中华茶产业信息网8月2日讯 据互联网消息其实,追溯武夷茶源,历史上曾红极一时,宋元时武夷山茶已开始成为朝廷贡品。著名文学家

中华茶产业信息网8月2日讯 据互联网消息    其实,追溯武夷茶源,历史上曾红极一时,宋元时武夷山茶已开始成为朝廷贡品。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曾以“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的诗句生动描绘了在当年市场上武夷茶对其它产业的冲击。
可越是知道这些历史,郭跃进的心里越不平静。他说,2006年春茶上市时节,他来到星村上游的华侨农场调研,得知茶青一斤才卖六毛钱,而一亩茶园只能采两三百斤茶青。想到本应是个大产业的武夷茶,全巿两三百家茶叶企业,年税收不过两百来万,他感到武夷茶文章已是非做不可了:“必须提升武夷茶的品牌和品质,必须提髙武夷茶的产量和效益!”

  在武夷茶中,独占鳌头的无疑是大红袍。因此,作为武夷岩茶总代表,打“大红袍”品牌自然没有悬念地成为多级领导不争的共识。省委书记卢展工情注武夷,爱茶至深,还专门为大红袍撰联:“忆当年六棵母树五百年流芳,看今朝数亿红袍千万里飘香”,对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寄予厚望。

  可是,母树大红袍作为武夷茶王,乌龙极品,在武夷山九龙窠仅有六棵,年产不足1000克,如此稀少的产量和朝廷贡茶的特殊身份,使大红袍身上长期以来披着一层神秘的外衣。加上一些茶农和导游对大红袍的说法不一,产生混淆,消费者无所适从,普遍怀疑市场上所销大红袍的真伪,甚至购买后怀疑上当受骗:“你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大红袍,它不是每年只采几百克吗?是不是假的?”

  “因此,要树立武夷大红袍的品牌,首先必须对武夷山大红袍正本正名,告诉人们今天真实的大红袍。”郭跃进认为,“像西湖龙井的母树只有18棵,铁观音的母树只有一棵,大红袍的六棵母树都只是某些品种茶的代表、象征,茶就是植物,就是饮品,不是收藏品,不能神秘化,要大众化。”他从近年某些茶叶炒作导致的结局中看到必须打破大红袍的神秘性。他告诉笔者,20世纪80年代,大红袍母树无性繁育成功,保持了它原本的品质特征,经过20多年的推广和工艺改进,大红袍已大量生产,目前可供配制大红袍的茶园已有4万多亩。2002年大红袍被国家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6年,大红袍制作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茶类中率先获此殊荣者。

  为彻底消除大红袍真伪之疑,武夷山市做出了进一步的惊人之举:从2006年5月1日开始,决定停采留养母树大红袍,对其实行科学管护。2007年10月10日,将绝版母树大红袍送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家收藏的首份现代茶叶。并在紫禁城外的端门大殿内举办馆藏仪式,展示了大红袍的制作技艺,吸引了京城40多家媒体。

  为了提高大红袍的知名度,近两年,武夷山举办了不同形式、富有创意、生动多样、亮点纷呈的茶主题活动。说起这些活动,郭跃进如数家珍:如2007年5月14日,第三届中国武夷山旅游“茶人一家亲”品茗盛会,吸引了数千名中外宾客;6月22日,“头春大红袍榕城‘摇青‘”,让福州市民品尝武夷山头春大红袍的活、甘、清、香;9月19日,首届武夷山国际禅茶(大红袍)文化节举行,“大红袍冻顶乌龙续缘武夷山”,两岸茶人共品武夷山大红袍与台湾冻顶乌龙茶;还有首届“大红袍”茶展、第六届大红袍民间斗茶赛、“国茶大红袍敬献国旗护卫队”、“北京市民收养大红袍茶苗”,等等,使大红袍不时成为媒体和茶人关注的焦点。

  除了自己举办活动外,武夷山决不错过任何可以展示大红袍的机会。如参加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参加香港美食博览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暨中国新品名茶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代表中国茶赴巴拿马参展,等等。郭跃进特别向笔者介绍了2006年7月,武夷山市组团参加瑞典“歌德堡号”访穗活动的盛况。“歌德堡号”是18世纪瑞典东印度公司的海上巨轮,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中瑞两国间的桥梁。1745年9月12日,满载而归的“歌德堡号”在回程途中沉没。1984年,歌德堡号残骸在瑞典被发现,瑞典花了10年时间打捞,共打捞出60多万件瓷器,370吨茶叶以及大批丝绸。茶叶主要是松萝茶和武夷茶。而让人称奇的是,深埋海底两个多世纪的这批茶叶由于锡罐装密封好,启封仍可冲饮。正是由于武夷茶的原因,“歌德堡号”访穗活动组委会主动邀请武夷茶产区政府到广州参加“歌德堡号”庆典活动。在歌德堡号“百年享宴”上,武夷山大红袍被指定为此次国宴用茶,受到了瑞典国王、王后和王公大臣们的交口称赞。勾起了200多年前大红袍作为瑞典皇家饮品的记忆,极大地提升了美誉度。

  构筑一个让大红袍走红的T台

  有人说“提起龙井想到西湖,提起风筝想到潍坊,提起牡丹想到洛阳”,一方风物与一方山水一样,一旦雄峙一方,均可成为独特的地理标识。显然,大红袍之于武夷山,还不能与龙井之于西湖相比,因此,要让山因茶而秀,茶因山而名,使人从大红袍联想武夷山,眼下必须先让人从武夷山循迹大红袍。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郭跃进的“茶旅联合营销”思路。也就是给大红袍一个走红的T台,她的背景是名山武夷!

  武夷山茶企业参与对外旅游推介,启动“茶旅联合营销”始于2006年2月。当时央视大戏《乔家大院》正在全国热播,剧中乔致庸从武夷山贩茶至中俄边境的恰克图,万里茶路,百倍艰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郭跃进告诉笔者,武夷山市敏感地抓住了这一时机,开展武夷茶市场营销活动:当年3月15日赴华北促销旅游时就借此大力宣传推介大红袍,让武夷茶借电视剧的影响进入北方;5月16日,请来乔致庸后裔乔燕和女士,在武夷山下梅村启动了“万里茶路旅游线路”,追寻晋商营销武夷茶的历史足迹,广泛传播武夷茶的历史、文化名声,并在山西乔家大院开设窗口卖武夷茶,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武夷茶,认识武夷茶,饮用武夷茶。

  2006年5月20日,武夷山市在福州举办“浪漫武夷,风雅茶韵”大红袍春茗会,将旅游推介、茶产品展示和项目招商融为一体,吸引了福州各阶层人士。当夜,一场茶香四溢、情艺交融的文化盛宴在西湖隆重上演。管弦丝竹传唱茶文化,诗词歌赋细说大红袍,挂着红灯笼的古朴的竹筏和古雅的画舫在流光溢彩的艺术灯光辉映下,编织出梦幻般的意境,尽显武夷浪漫风情,给到场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场春茗会还专门设计了吉祥物武夷蛙“休休”和红袍娃“康康”,形象活泼可爱,表达了武夷山青山绿水休闲地和大红袍有机生态健康茶的传播诉求。

  近两年武夷山投入最多的便是以“浪漫武夷,风雅茶韵”为统一主题的这一系列茶旅推介活动,谈起举办的这些活动,郭跃进眉宇之间、言语之中充满了欢欣与快慰。他向我们详细描述了2006年国庆节期间在北京举办的以“浪漫武夷,风雅茶韵”为主题的“大红袍周”活动。10月3日,装载6条武夷竹筏的大篷车悬挂着“九曲筏泛舟钓鱼台,大红袍飘香北京城——武夷山欢迎您”的宣传标语从武夷山出发,历时3天抵达北京,沿途宣传轨迹穿越七个省市。6日下午,“大红袍中秋茶会”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举行,一千名通过“大红袍有奖知识竞答”抽取的幸运市民参加了活动;6日晚上,“大红袍中秋赏月品茗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丹若园举行,国内政商名流、茶界、旅游界精英近300人出席了品茗会。7日上午,马连道茶城广场前彩球飘扬,茗香四溢,大型武夷山水茶园风光展板竖立四周,场内36张品茗桌次第摆开,统一身着旗袍、披着红缓带的茶艺小姐为北京市民和中外游客现场敬献茶……武夷茶艺、禅茶表演、武夷山歌等精彩节目赢得阵阵喝彩。7日晚,武夷茶艺首次在北京著名的老舍茶馆展示。8日,“大红袍北京庙会”在王府井东安市场和北京市百货商场广场上举行,茶艺、歌舞表演,旅游推介、茶产品试饮和代表武夷山和大红袍品质的吉祥物“休休”、“康康”登台亮相,派发纪念品等,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和北京市民。郭跃进把这次活动概括为"台井道馆"茶旅营销活动。

  除了福州和北京,“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茶旅营销还先后在晋江、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城市成功举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认为,武夷山连续举办这种营销活动,让大红袍更接近消费者,让更多人了解大红袍,对武夷茶的市场营销作用巨大。

  除了举办推介活动,2008年3月,郭跃进还率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到广州芳村、番禺、中山、梅县和本省厦门等南方城市考察,与当地大红袍经销商座谈,交流如何在武夷茶市的春天到来之际,把握机遇做好做大做强南方茶叶市场?如何政企互动撬开南方大红袍市场?芳村是我国南方最大的茶叶巿场,其辐射力极强,可波及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有评论认为撬开芳村市场就是撬开全国茶巿。郭跃进在考察中了解到,由于大红袍经营方式分散,品牌认可度还不高,市场拓展较难,在广州芳村的销量仅占5%。郭跃进认为,大红袍作为生态茶、健康茶,在芳村这样的茶叶市场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要探索在大红袍集中经销区建立大红袍一条街的营销模式,由“政府搭台”,开展强势茶旅营销,让“企业唱戏”,发挥企业主导作用,政企互动,真正撬开芳村市场从而打开南方市场。

  当然,郭跃进明白这些营销活动都是暂时的,影响再大也是有限的,它只是开拓市场的“先行官”。“真正要让大红袍走红起来,市场营销网络的建立更为重要。”郭跃进告诉笔者,“武夷茶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止,一直由省外贸出口,形成依赖国企售茶,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茶叶价格低廉的局面,因此,这两年每次推介活动结束后,建立大红袍销售网点的工作就立马跟进。而且每个网点都担负着推介武夷山旅游与大红袍的双重任务,经销人员除了向当地客户介绍武夷茶大红袍,还要在店里张贴武夷山景区图画,播放景区景点的音像制品,大力推介武夷山风光、旅游线路。”现已在北京、福州等设立了大红袍推广中心,全国有3000多个专卖店与专柜销售大红袍,仅北京马连道就有70多家,销量增加近一倍,而且喜欢喝大红袍的北京市民越来越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合作中心  |  投稿须知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